航空器传动技术联合实验室在重庆通航揭牌
- 编辑:神武挂冠网 - 67航空器传动技术联合实验室在重庆通航揭牌
新兴产业领域缺少相应的法律和制度环境,政策具有不确定性。
根据这一思路,主要宏观审慎工具的开发都旨在体现逆风向调节原则,如:逆周期的资本调节机制和动态拨备制度,在会计准则、杠杆率和薪酬制度等金融制度安排中植入逆周期因素,以及通过监管评估过程或信息披露标准影响风险和定价行为的其他工具。这些工具的目的是在经济衰退、银行资产收缩的阶段降低拨备和资本要求,以缓解信贷紧缩、平滑经济波动。
从目前的趋势来看,此轮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各国正在抢占科技制高点,全球将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在第一种模式下,实物货币的本位制度显然无法满足当今世界高度发达的经济和贸易对于货币的需求,可行性很小。美国提出将研发投入提高至GDP的3%,力图在基础科学、新能源、航天和医学(如干细胞研究)等领域取得突破。全球性危机往往会催生重大技术革命。二是跨部门维度,即控制或降低某一时点上金融机构的相互关联性和共同风险暴露。
此外,由于不同的机构具有不同的系统重要性,因而应根据个体机构对系统性风险的贡献程度调整宏观审慎监管工具,提高系统性风险相对于异质性风险的权重。四、金融监管体系新格局:走向宏观审慎最近40年的金融危机史表明,随着金融市场的日渐发达和复杂化,金融失衡不仅周期性地发生,而且与宏观经济的失衡彼此强化,这种强化使得经济和金融长期持续、显著地偏离长期标准。我国老百姓对住房看得很重,轻易不会出现美国式的大量止赎。
日本在二战后经历了三次较大的房地产市场调整,前两次并未出现硬着陆,也未对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坚持推动房地产的实质性调整,并不必然带来房地产市场硬着陆,我国也有条件避免硬着陆发生。4.具有较充实的财政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财政收入总量连年增长,2011年将达到10万亿元。四、推动房地产市场必要调整,避免硬着陆的政策思考当下许多城市的房价已显著超过普通老百姓的购买力,推高了社会的生活、商务成本,不利于下一步结构调整和保持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因此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不可动摇。
为此,可适当降低2012年地方政府保障房建设目标,将重点放在保障房的制度和配套设施建设上。当房地产成为企业和家庭的重要金融资产之后,房地产往往作为抵押品推动信用扩张,使得房地产市场脱离实体经济过度发展,并容易导致经济的过度繁荣。
因此,尽管未来我国的潜在增长速度相对过去30年将有所下降,但仍具有保持较高速度增长的潜力。3.房地产杠杆率低,风险主要通过产业链传导尽管我国房地产已具备一定的金融属性,但杠杆率仍较低。我国房地产相关贷款(土地贷款、开发贷款和购房贷款)占全部贷款余额在20%左右,按揭贷款只占GDP的12%,比美国低了60个百分点,按揭贷款证券化率为零。2010年,住户贷款/GDP只有28%,而在此轮危机爆发前夕的2006年,美国的家庭债务余额与GDP之比高达170%。
针对今后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走势,政府仍拥有很大的政策调整空间和灵活度。房地产泡沫通常是在金融工具的帮助下实现的。只是第三次调整,引起了严重的金融风险和经济硬着陆。近期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开始显现,大多数城市房价止涨回稳,部分城市房价开始下调。
再如在抑制非消费性需求的同时,适度调整首套普通商品房首付比例、住房贷款利率。此外,中央和地方政府拥有数十万亿的国有资产,可在必要时用来弥补财政的不足。
1.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仍属发展中市场,存在刚性需求我国房地产市场从上世纪末起步,目前尚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建设3600万套保障房,使城镇居民住房保障覆盖率达20%左右。
第三,引入了过高的杠杆率,使风险急剧上升。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设,对稳定房地产市场将起到积极的作用。2.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结构尚不完善,存在调整空间住房是兼具社会和商品属性的特殊产品。与此同时增加投机的成本,征收交易所得税和房地产税,以避免市场预期改变后可能引发的新一轮投机潮。2011年三季度,中资银行加权资本充足率达12.3%,拨备覆盖率达270.7%,核心资本和拨备总额超过6万亿元。银行、证券公司则推波助澜,使得资产泡沫借助贷款、股票、债券和投资信托产品循环放大。
当前一些城市出现的房地产价格回落,是政府主动调控的结果,而非房地产市场自我恶化、发展乏力所造成。但受多种因素影响,目前市场在一定程度上仍处于囚徒困境之中,需要一个外部力量来打破僵局。
更重要的是,我国还存在巨大的制度改进和结构调整空间,13亿人口的内需市场还没有被充分激发出来。所谓成熟阶段,指的是供给已经能够基本满足居民的居住需求。
3.创新保障房建设机制,减少房地产市场调整可能产生的震荡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将不可避免地带来开发商的重新洗牌。因此,应利用清理、规范民间借贷市场的时机,推动房地产市场必要调整,促使房价的合理回归。
既不能忽视调整中的风险,也不宜过度夸大。从一手房和二手房交易量比例来看,在房地产市场较成熟的欧美国家,二手房是交易的主体,占交易总量的80%以上。对此应保持充分的警惕,做好充足的政策准备。三、我国具备避免房地产硬着陆的宏观有利条件房地产市场调整,会否引发金融风险和宏观波动,关键是经济和房地产市场是否有内在增长动力、房地产市场杠杆率水平和整个经济体应对调整带来的短期流动性和偿付能力冲击的能力。
过去10年中,我国人均收入年均增长12%,预计未来也将保持较高的增速。1.利用规范民间借贷的时机,推动房地产市场和房地产行业的必要调整我国房地产市场需要经过实质性调整,才能更加健康发展。
其次,房地产成为重要的金融资产,是引发系统性经济、金融风险的重要因素。从宏观上看,我国具备避免房地产硬着陆的有利条件。
中央银行具备足够的政策调控能力和运作空间,应对房地产调整可能引发的流动性冲击。2.金融体系抗风险能力大幅提升近些年,我国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基础制度建设等方面已有长足进步。
2.以鼓励消费、抑制投机为目标,适度调整房地产调控方式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稳中求进方针,在继续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放松的基础上,宜适度调整房地产调控手段。只要房地产市场经过了实质性调整,就可能吸引一定的刚性需求买家阶段性进场商业银行拥有超过4万亿元的国债。2010年房地产增加值就已占GDP的5.56%,加上建筑业增加值合计占比更是高达12.22%。
更重要的是,我国还存在巨大的制度改进和结构调整空间,13亿人口的内需市场还没有被充分激发出来。1.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仍属发展中市场,存在刚性需求我国房地产市场从上世纪末起步,目前尚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
从宏观上看,我国具备避免房地产硬着陆的有利条件。为此,可适当降低2012年地方政府保障房建设目标,将重点放在保障房的制度和配套设施建设上。
尽管如此,仍需密切关注房地产市场动态,及时、合理应对突发情况,着力避免多个因素共振引发的风险。2011年三季度,中资银行加权资本充足率达12.3%,拨备覆盖率达270.7%,核心资本和拨备总额超过6万亿元。